改造前后的第三食堂餐厅及后厨

第三食堂快餐醒目菜价牌和丰富菜品及调味料展示柜
特色美食:统一经营 升级服务
在后勤处的指导下,特色美食收回大厅内全部档口的经营管理权,实现统一经营,集中管理,面对师生信息反馈,能够更及时、全面地调整服务。寒假期间,后勤处组织食堂经营者加班加点,完成了功能区域改造、灶具更新、设备添置、餐饮经营项目调整及包间改造等工作。
改造后的特色美食,功能区域更明确,设置了洗消间、切配间,实行统一洗涤、消毒操作;在设备餐具配置上,新增5台大型消毒柜,3台冰箱、1000套不锈钢面碗和快餐盘、1500套汤碗、3000套汤勺筷子等;设立员工储物柜,工作人员需要将个人物品放置在专用储物柜后方可进操作间;全面推行校园卡刷卡消费,增设2处收银台,杜绝售餐台现金交易;在食堂内多个视觉盲区新增16路监控设备,强化食堂内部安全管理;在大厅进出口新增公示栏,定期公示关于食堂食材采购及内部管理的相关信息;改造后的包间,环境优雅大气,户外空中花园精致巧妙。
特色美食改造后的餐厅及售票处
三楼别致庭院及包间优雅就餐环境
第二食堂:有家 有味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改造,公开招标重新引进经营者的第二食堂也于2015年3月23日重新营业。改造后大厅简洁、敞亮,售餐窗口及墙壁统一绿色格调,给人以“营养、健康、安全”视觉效果。在菜品方面,一楼设立自选快餐,偏闽南口味,闽南菜品做法较为地道、口味清淡,满足了不少师生低盐少油的口味选择;二楼设立小吃档口,菜品精致、口味适中,赢得了另一部分师生的青睐。甚至有学生吐槽应当尽快开启一期公寓的边门,以方便学生路过第二食堂就餐。
4月份,第二食堂引进厦大勤业餐厅同类老面馒头,经过研究、试吃、调整等多个环节,品尝过的师生一致给出好评,即将正式推出。
第二食堂的经营者表示,将秉承“有家,有味道”的文化理念,将严格按照学校及国家的卫生安全标准为广大师生烹饪可口、地道的家常菜肴,让一个异乡人,在学校品尝到家的味道。
第二食堂改造后的餐厅及后厨
监管篇
齐抓共管:领导重视 部门落实 食堂配合
良好的成绩源自于辛勤的付出。在我校食堂工作取得变化与进步的背后,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后勤部门的努力落实,以及各食堂经营者的认真配合。
现场办公指导工作,明确责任与服务意识。餐饮服务关乎师生切身利益,学校高度重视食堂工作。分管领导吴克寿副校长多次组织现场办公,强调要始终把食品卫生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完善并落实食堂管理制度,强化责任与服务意识,切实为全校师生提供放心、舒心的餐饮服务。
吴副校长一开学就要赴京学习,临行前还放心不下食堂工作。3月6日上午,吴副校长又带着后勤处人员,实地检查第三食堂的改造施工情况。在施工现场,吴副校长向施工负责人详细了解整体设计、功能区域划分和施工进展情况,要求后勤处要督促施工单位安全稳定推进施工改造,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如期完工,要提高食堂餐饮文化建设,在新学期以全新的面貌为师生服务。吴副校长赴京后,也时刻牵挂着各食堂的进展,在一个多月紧张学习中,隔三差五就通过电话、邮件、OA了解、指导后勤处开展工作。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保卫餐桌重在落实。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为了使责任落实到位,后勤处建立了食堂管理和安全卫生责任制,由膳食管理科人员分片区管理全校食堂,要求管理人员做到考虑布置到位、指导督促到位、检查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卫生考评制度。采用多维度、多种模式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方式,每月组织师生代表对各个食堂消防安全、食堂卫生、从业人员服务、食堂饭菜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核。2014年3月教工食堂重新开业,在学校领导关心指导和后勤处的监管下,教工食堂全力推行5S管理,以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式指导餐厅的经营及生产,2014年在我校食堂中率先通过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年并获得“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A级单位”称号等认证。 三是建立食堂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各食堂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会议,总结当月食堂管理工作,通报考核结果,提出问题及整改措施,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
后勤处还将逐步制定食堂奖惩措施,奖惩并举,组织人员对食堂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的立即督促整改,问题严重的给予处罚,必要时要求停业整顿,复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营业;表现优秀的食堂给予奖励。
第三食堂开业前后勤处领导及上级卫生监督所检查工作
在卫生安全方面,教工食堂率先通过食品安全卫生认证
完善设施,提升水平,强化服务。学校加大食堂建设的力度,各食堂多措并举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师生就餐环境,配齐配足洗涤、消毒及冷藏设备,完备消防、排污、灶具等设施设备;加装空调、风扇、电视等生活服务设备,进一步改善师生就餐环境;优化员工职责分工,提高服务效率,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把好食品卫生质量关,确保师生在更干净舒适的餐桌上吃到更营养健康的美食。各食堂将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等培训,将外在约束潜移默化为自我约束,有效提高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相关食堂负责人表示要将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将纳入员工岗前培训的考核项目。
第一食堂与东区食堂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教工食堂开展员工技能培训
美味“源”来有保障
后勤处不仅要求各食堂在菜品口味做到美味丰富,而且从源头上要求严格把控食品安全。
在规范原材料采购与贮存管理方面,要求各食堂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关,逐步实现原材料统一采购及定点采购,并建立索证索票机制,对没有“检验检疫证明”、“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原材料一律不予准入,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教工食堂的食品材料实现了集团化采购,统一配送,经营者自行建有蔬菜基地、大型专业保鲜库、原料采购中心,通过自有的物流车辆集中配送到各个经营点。要求各食堂设置专用食材仓库,摆放合理、整齐,并保持通风、干燥。
在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方面,要求各食堂建立菜品留样机制,每天专人负责留样,并做好留样记录,配合后勤处食品检测员不定时的抽查与固定时间的检查,做到防微杜渐。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食堂在食堂内部成立食品安全自查小组,贯彻落实现场经理全面负责把关制,厨师长厨房全面负责把关制,仓管索证储存把关负责制,做到责任明确,详尽到人。
教工食堂食品统一采购及配送

特色美食和第三食堂仓库
教工食堂总部中央厨房及规范摆放的菜品留样
阳光厨房 共同监督
后勤处在食堂管理方面,无论从招标、工作检查到信息公示,都实现了公开、透明,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曝光在“阳光下”,实行全民监督。
目前第三食堂已建立“阳光厨房”,其他食堂逐步落实。阳光厨房主要在用餐大厅、售餐台、进出口、厨房加工、洗消区、仓库等主要区域安装摄像头,监控信息输送到用餐大厅的电子屏幕上,从食材加工、烹饪、出品到售卖都可以直接的从大厅的液晶显示屏上获取信息。就餐人员及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和查看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可以及时对食堂各方面的操作进行监管,而且也大大缩短了信息反馈、整顿改进的时间。
阳光厨房,师生看得清楚,吃得放心。
阳光厨房(后厨的洗消烹饪区、售卖区及仓库的监控)
暖心小贴士
后勤处带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愿景以及坚定的行动力,通过小小的暖心举动,为师生传递更多的正能量,并与后勤处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模式。
◎2015年3月18日,东区食堂收到了一份来自国际教育学院女学生的感谢信。信上谈到,因自己生病需长期服用中药治疗,而公寓内无法熬药,她向所在公寓的东区食堂求助。东区食堂工作人员坚持帮她熬药一个多学期,直到她不需要服用。她表示十分感谢。今后,后勤处将在第一食堂、第三食堂及东区食堂设立养生服务,给更多师生提供生活便利。
◎去年冬至日,第一食堂积极支持学生举办的各种冬至节日活动,免费为同学们提供活动场所、炊具等,同学们欢聚一堂,包饺子、搓汤圆、游戏,让这些外地求学的学子们在这浓郁的节日氛围下感到温暖、不孤单。
◎为满足少数民族学生早餐需求,后勤处在一四期学生公寓门口增设早餐售卖小木屋,木屋里设备齐全,由清真食堂为学生提供热腾腾的特色早餐。
◎在“厦理e起来”微信平台上,一段时间以来,师生对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提出了大量的意见与建议。对于这些意见与建议,后勤处从不马虎,每一条都及时回复,第一时间转达膳食管理科,管理人员及时向相关食堂了解具体情况、查证问题、督促整改,并逐条反馈回到微信平台。
◎钱钱躺在你的校园卡里发霉了吗?五月中下旬,教职工可持校园卡在教工食堂消费外带的特色菜和水果,有地道的姜母鸭、咸水鸭、干烤猪蹄及进口水果。